词库网广告
支付宝扫码领红包
关于鞭字的解释:
鞭的其他解释:

在新华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说文解字中如何解释?

在英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俄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日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韩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法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德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在意大利语字典中如何解释?

支付宝扫码领红包

汉语拼音:biān

汉字部首:

部外笔画:9

总笔画数:18

五笔86版:afwq

五笔98版:afwr

仓颉输入:tjomk

四角号码:41546

郑码输入:eeko

uni-code:CJK 统一汉字 U+97AD

笔顺编号:122125112321251134

笔顺读写: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撇竖横竖折横横撇捺

首尾分解:革便

部件分解:革亻更

点击朗读

  1. 驱使牲畜的用具,柔软像绳子:~杆。~长莫及。

  2. 用鞭子抽打:~打。~扑。~责。~策。

  3.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:教~。

  4. 一种古代兵器,铁制有节,无锋刃:钢~。竹节~。

  5. 编连成串的爆竹:~炮。小~。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革,便声。本义:皮制的马鞭)

  2. 同本义 [leather-thonged whip] 泛指鞭子

    鞭,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其左执鞭弭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

    北市买长鞭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   骏马不劳鞭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赠友人》

  3. 又如:鞭影(马鞭的影子。后以比喻警戒策勉);鞭镫(马鞭与马镫);鞭弭(马鞭和弓)

  4. 竹根 [root of bamboo]

    新鞭暗入庭,初长两三茎。——张蠙《新竹》

  5. 又如:鞭笋(植物名。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);鞭茁(初生的鞭笋)

  6.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[pointer]。如:教鞭

  7. 古代一种兵器 [a kind of weapon]。如:三棱鞭;钢鞭;九节鞭

〈动〉

  1. 打马。泛指鞭打 [whip]

   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
  2. 又如:鞭牛(鞭打春牛以示迎春);鞭石(用鞭击石);鞭草(以鞭击草);鞭楚(用黄荆木条鞭打人)

  3. 古刑名。鞭笞罪人的刑罚 [lash]

    乃掘楚平王墓,出其尸,鞭之三百,然后曰。——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

  4. 又如:鞭尸(以鞭抽打尸体。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);鞭墓(即鞭尸);鞭刑(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)

  1. 鞭策 biān cè

    [spur on;urge forward;challenge] 马鞭子,也指用鞭子赶马

    前有衔辔(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)之制(控制),后有鞭策之威。--《荀子.性恶》

  2. 鞭长莫及 biān cháng mò jí

    及:到。原意是鞭子虽长,也不能打马肚子。比喻相隔太远,力量达不到。

  3. 鞭笞 biān chī

    [flog lash;castigate;thrash] 用鞭子抽打

  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。--汉.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4. 鞭春 biān chūn

    [the Beginning of Spring] [口]∶鞭打春牛以示迎春(旧时府、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,放在衙门前,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,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)。也称打春

  5. 鞭打 biān dǎ

    [thrash;flog lash;whip] 用鞭子抽打

  6. 鞭打快牛 biān dǎ kuài niú

    [whip the fast and hard working-unfair punishment] 越是走得快的牛,越是用鞭子打它,让它走得更快。比喻赏罚不明,奖懒罚勤

  7. 鞭痕 biān hén

    [whip scar;weal;lash mark] 鞭子抽打留下的痕迹

  8. 鞭炮 biān pào

    [firecracker]∶爆竹

  9. 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

   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
  10. 鞭挞 biān tà

    [whip;flog lash;castigate] 鞭打;驱使

    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

  11. 鞭责 biān zé

    [lash and call sb. to account] 用鞭子抽打并责备询问

  12. 鞭子 biān zi

    [whip;lash] 通常由一个柄和鞭绳构成灵活运动的软杆,一种用来抽打的工具

康熙字典类目:【戌集中】【革字部】

康熙字典解释:〔古文〕𠓠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𤰞連切,音編。

【說文】本作𩌻。

驅也。

【玉篇】笞也。

馬箠也。

【書·舜典】鞭作官𠛬。

【傳】以鞭爲治官之𠛬。

【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】左執鞭弭,右屬櫜鞬。

【禮·曲禮】乗路馬,必朝服載鞭策,不敢授綏。

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凡市入,則胥執鞭度守門。

【史記·三皇紀】以赤鞭鞭草木。


考證:〔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凡市入,則胥吏執鞭度守門。〕

 謹照原文省吏字。

卷数:卷三

部首:革部

拼音:biān

切部:卑連切

原文:

驅也。从革𠊳聲。

解释:

清代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
毆也。
毆各本作驅。淺人改也。今正。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。尙書。鞭作官㓝。周禮條狼氏。掌執鞭而趨辟。凡誓、執鞭以趨於前。且命之。司市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。左傳。誅屨於徒人費。弗得。鞭之見血。又公怒。鞭師曹三百。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。以之毆人亦曰鞭。經典之鞭皆施於人。不謂施於馬。曲禮。乗路馬。載鞭策。左傳。左執鞭弭。馬不出者。助之鞭之。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。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。葢馬箠曰策。所以擊馬曰箠。以箠擊馬曰敇。本皆有正名。不曰鞭也。擊馬之箠用竹。毆人之鞭用革。故其字亦從竹、從革不同。自唐以下毆變爲𢿛。與驅同音。謂鞭爲捶馬之物。因改此毆爲驅。不知絕非字義。毆、捶擊物也。驅、馬馳也。
从革。𠊳(便)聲。
卑連切。十四部。
古文鞭。
從亼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