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鱅
汉语拼音:yōng
汉字部首:魚
部外笔画:11
总笔画数:22
五笔86版:qoyh
五笔98版:qooh
仓颉输入:nfilb
四角号码:20327
郑码输入:rtxl
uni-code:CJK 统一汉字 U+9C45
笔顺编号:3525121444441351125112
见“鳙”。
没有记录!
没有记录!
康熙字典类目: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
康熙字典解释:【唐韻】蜀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常容切,𠀤音慵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陸璣·草木蟲魚疏】鱮,或名鱅。
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鰅鱅鰬魠。
【註】郭璞曰:鱅似鰱而黑。
【正字通】似鰱,大頭細鱗,目旁有骨。
【類篇】或作鰫。
又【正字通】海魚,肉如彘。
亦名鱅。
又【山海經】食水多鱅鱅之魚,其狀如犂牛,其音如彘鳴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余封切,音容。
義同。
卷数:卷十一
部首:魚部
拼音:yōnɡ
切部:蜀容切
原文:
魚名。从魚庸聲。
解释:
清代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史記上林賦。鰅鱅鰬魠。漢書、文選鱅皆作鰫。非是。據許書鰫鱅劃然二物。且郭注上林云鱅常容反。與慵字音正同。叚令从容聲、則不得反以常容矣。郭云。鱅似鰱而黑。陸璣云。鱮、徐州人謂之鰱。或謂之鱅。
蜀容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