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劾
汉语拼音:hé
汉字部首:力
部外笔画:6
总笔画数:8
五笔86版:yntl
五笔98版:ynte
仓颉输入:yoks
四角号码:04827
郑码输入:szoy
uni-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2BE
笔顺编号:41533453
笔顺读写:捺横折撇撇捺折撇
首尾分解:亥力
部件分解:亥力
揭发罪状:弹(tán )~。参(cān )~。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力,亥声。本义:审理,判决)
同本义 [try;sentence]
劾,法有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上其鞫劾文辞。——《书·吕刑》传
疏:“汉世问罪谓之鞫,断狱谓之劾。”
又如:劾死(判决死罪);劾治(审理治罪);劾按(审理核实罪状);劾捕(审查其罪,加以逮捕);劾验(审理查验)
检举揭发罪状 [impeach]
劾大不敬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遣其劾帅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齐康所劾。——《明史》
戴凤翔劾 瑞。
弹劾不避权贵。——《金史·雷渊传》
又如:弹劾;劾状(弹劾,举发罪状);劾奏(检举或弹劾其罪状)
〈名〉
检举揭发的文书 [impeaching document]
滂睹时方艰,知意不行,因投劾去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另见 kài
康熙字典类目: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
康熙字典解释:【唐韻】胡槩切【集韻】戸代切【韻會】戸槩切,𠀤音瀣。
【說文】法有罪也。
【玉篇】推劾也。
【廣韻】推窮罪人。
【增韻】按劾也。
【六書故】劾猶覈也,考劾其實也。
【韻會】鞠也。
【後漢·範滂傳】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,尚書責滂所劾猥多。
滂知意不行,投劾去。
【註】自投其劾狀而去。
又【集韻】勤力也。
一曰勉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紇則切,𠀤恆入聲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𠀤下改切,瀣上聲。
義𠀤同。
卷数:卷十三
部首:力部
拼音:hé
切部:胡槩切
原文:
法有辠也。从力亥聲。
解释:
清代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法者、謂以法施之。廣韵曰。劾、推窮罪人也。
按此字俗作𠜨、从刃。恐从刀則混於刀部之刻也。胡槩切。一部。亦入海韵、代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