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呜
汉语拼音:wū
汉字部首:口
部外笔画:4
总笔画数:7
五笔86版:kqng
五笔98版:ktng
仓颉输入:rpvm
四角号码:67027
郑码输入:jrza
uni-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45C
笔顺编号:2513551
笔顺读写:竖折横撇折折横
首尾分解:口乌
部件分解:口乌
〔~呼〕a.文言叹词;b.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,后借指死亡,如“一命~~”。均亦作“乌呼”、“於呼”、“於戲”。
象声词:汽笛~~地响。她~~地哭。
口中舒发而出的声音,叹息声。悲叹 [alas]
及与公卿言国家事,未尝不噫呜流涕。——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
又如:呜呃(悲叹);呜乎(呜呼);呜唈(因悲哀、愤懑而抑郁气塞);呜恻(悲泣);呜噎(呜咽。忧伤悲泣);呜呼噫嘻(表示慨叹)
形容气流刹地经过的声响 [toot]。如:汽车呜的一声开过去了;轮船上的汽笛鸣呜直叫;呜的一声,它不见了
发出喧闹声 [hoot]。如:呜哨(涨水声);呜哩呜喇(呜哩哇啦。多形容乱嚷嚷声);呜呜(歌咏声;吟咏声);呜轧(吹角声);呜呜咽咽(悲泣声)
〈动〉
亲吻 [kiss]。如:呜咂(亲吻)
死亡 [die]。如:一命呜呼
呜呼 wū hū
[alas;alack]∶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、悲痛等
呜呼!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呜呼哀哉 wū hū āi zāi
呜呼:叹词;哉:语气助词。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,旧时祭文中常用。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。
呜呜声 wū wū shēng
[purr]
呜咽 wū yè
[sob;whimper]
康熙字典类目: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
康熙字典解释:【廣韻】哀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汪胡切,𠀤音污。
【玉篇】鳴呼,歎辭也。
【書·五子之歌】鳴呼曷歸。
【集韻】亦作歍。
又與烏通。
【史記·李斯傳】歌呼鳴鳴,快耳目者,眞秦之聲也。
亦作烏烏。
又【集韻】烏故切,音惡。
歎傷也。
【後漢·袁安傳】噫鳴流涕。
【釋文】鳴,一故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