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蜎
汉语拼音:yuān
汉字部首:虫
部外笔画:7
总笔画数:13
五笔86版:jkeg
五笔98版:jkeg
仓颉输入:lirb
四角号码:56127
郑码输入:ijq
uni-code:CJK 统一汉字 U+870E
笔顺编号:2512142512511
笔顺读写: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折横横
首尾分解:虫肙
部件分解:虫口月
〔~~〕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。
古书上指孑孓。
〈名〉
孑孓。蚊子的幼虫 [wriggler]
还蜎蟹与科斗,莫吾能若也。——《庄子》
又如:蜎蠖(泛指昆虫。亦喻微小的事物)
蜎蜎 yuān yuān
[wriggle] 形容虫子爬行
康熙字典类目: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
康熙字典解释:【唐韻】於𤣥切【集韻】縈𤣥切【韻會】縈緣切,𠀤音娟。
【玉篇】蠋貌。
《詩》蜎蜎者蠋。
詳蠋字註。
又【爾雅·釋魚】蜎,蠉蟲。
詳蠉字註。
又撓也。
【周禮·冬官·廬人】句兵欲無彈,刺兵欲無蜎。
【註】鄭司農云:蜎亦掉也。
又姓。
【前漢·藝文志】《蜎子》十三篇。
【師古註】名淵,楚人,老子弟子。
蜎,姓也。
又【廣韻】巨卷切,音圈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於泫切,音䬼。
【前漢·揚雄傳】蜵蜎蠼濩之中。
【師古註】言屋中之深廣也。
又休緣切。
人名。
【史記·甘茂傳】楚王問于范蜎。
【索隱註】蜎,休緣切。
又與娟通。
【楚辭·遠遊篇】雌蜺便蜎以增撓兮。
【成公綏·嘯賦】䕃脩竹之蟬蜎。
又馨兗切。
同蝝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蟲】蜎,蠉蟲〕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。
蠉下省蟲字。
卷数:卷十三
部首:虫部
拼音:yuān
切部:在沇切
原文:
蜎也。从虫肙聲。
解释:
清代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肙各本作蜎。仍複篆文不可通。攷肉部肙下云。小蟲也。今據正。韵會引說文井中蟲也。恐是據爾雅注改。肙蜎葢古今字。釋蟲。蜎、蠉。蠉本訓蟲行。叚作肙字耳。郭云。井中小蛣蟩赤蟲。一名孑孑。廣雅曰。孑孑、蜎也。周禮。刺兵欲無蜎。注云。蜎、掉也。謂若井中蟲蜎蜎。詩毛傳曰。蜎蜎、蜀皃。蜀、桑蟲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今水缸中多生此物。俗謂之水蛆。其變爲?。
形聲中有會意。狂兖切。十四部。